在中医里,春困又称为湿困,是由于春季雨水多,湿气重,人若是阳气不足,便会受到湿邪的侵扰,脾因湿困导致运化失职,出现易困嗜睡疲倦乏力精神难以集中肠胃不适等问题,春困会影响肝的疏泄,气机郁滞便会导致人出现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春眠不觉晓”每逢春季就会出现困倦、疲惫、昏昏欲睡、怎么睡都是不够睡的样子等现象,这就是春困的表现。由于季节的更迭,气温渐渐升高开始变得温和,就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一些生理变化,这是一种正常的客观反应。
春困不仅仅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还有可能是由于病理因素所造成的。在中医里,春困又称为“湿困”,是由于春季雨水多,湿气重,人若是阳气不足,便会受到湿邪的侵扰,脾因湿困导致运化失职,出现易困、嗜睡、疲倦乏力、精神难以集中、肠胃不适等问题,春困会影响肝的疏泄,气机郁滞便会导致人出现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春困是人体随着季节的更迭,温度的变化而出现的普遍现象,是应对环境的变化而自然做出的调节反应。如果是偶尔感到疲惫、乏力等症状,这是属于正常的现象,若是春困过于严重,频繁出现嗜睡、疲惫无力等症状,就需要注意了,这个可能是抑郁症等情绪疾病的前兆,很有可能会诱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外,出现春困的现象也有可能跟生活习惯有大大的联系。经常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油腻肥厚的食物,或者是缺乏运动、熬夜通宵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身体脏腑受损,脾胃功能欠佳等症状,便会出现春困的现象。老人、小孩和长期患病者等脾胃虚弱,都是容易出现春困现象的人群。

缓解春困,首先要从生活习惯上调理,充足的睡眠保障身体健康的保障,早睡早起,按时定量吃饭,多吃五谷杂粮、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晒太阳,常做运动,如慢跑,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促使大脑清醒。
最后,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赶走春困。按摩可以通过激发穴位,可以快速缓解疲劳,提高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推荐按摩下面几个穴位来缓解疲劳,赶走春困,按摩的力度要均匀、柔和、轻快,切记不可用力过猛。
1、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具有清热明目、散风镇痉功效。双指交替,由下往上推至发际线处,大约推30秒即可;
2、坎宫穴: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上。具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用双指从眉头开始沿着眉毛的轨迹推到眉梢,大约推30秒即可;
3、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疏络的功效。用双指反复按揉30秒左右即可。

春困不是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太过担心。只需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疲劳时多眺望远处,观看绿色植物,注意劳逸结合,增加业余活动,都有助于缓解春困的现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