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中的“痰”是指人体内的津液异常积留,是病理性产物;“湿”是指脾胃运作失常,使体内津液聚停。“痰湿”则是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使脏腑功能无法正常运行,是人体亚健康的表现。
痰湿体质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外形上,因体内脏腑功能运行失常,湿气过多,使皮肤新陈代谢缓慢,导致皮肤出现油腻、暗黄的症状;因体内气血运化不畅,导致过多的代谢物无法排出体外,引发腹部肥胖的症状;痰湿体质患者还会有痰多的表现,因脾胃运化呆滞,促使痰湿上犯于肺所致。在一般情况下,痰湿体质患者还有汗多、手脚冰凉、胸闷、身重不爽等症状表现。

造成痰湿体质的原因有很多,如湿寒侵袭、饮食不节、年老久病、缺乏运动和先天禀赋等,其中湿寒侵袭和饮食不节是导致痰湿体质的主要原因。人是环境的产物,最受环境的影响,当人长时间处于一个潮湿昏暗的地方,人体就很容易受到湿邪的侵扰,出现不适应症状。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当人常暴饮暴食,或是常食用刺激性食物,导致脾胃损伤,然脾胃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聚湿成痰,便造成痰湿。
痰湿体质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糖都明显偏高,不仅容易发胖,还很容易感染疾病,严重者甚至会长瘤,对生活与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调理脾胃,改善体质刻不容缓。中医认为,调理痰湿体质最好的办法就是食疗和疗法。

食疗: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疗是以饮食的方式调理身体的中医疗法,既可以吃又可以治病。食疗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调理痰湿体质,首先要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不要暴饮暴食,不贪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果以运化脾胃,如薏米、琵琶、萝卜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作用。

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三大瑰宝之一,是通过温热刺激经络与特定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利用艾灸调理痰湿体质,应当从脾经、胃经出发,下面是整理的调理痰湿体质穴位,供大家参考。

1、丰隆穴:有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艾灸丰隆穴能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化痰湿、清神志,提高脾脏功能,是祛痰湿最好的穴位。

2、三阴交穴:有健脾益气、消肿除湿的作用,艾灸三阴交可以调节经络,使气血旺盛,改善脾胃虚弱的病症。

3、阴陵泉穴:有健脾益肾、利水渗湿的作用,艾灸阴陵泉能治疗身体湿邪内困的病症,调理肠胃,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4、中脘穴:有温中补虚、调和脾胃的作用,艾灸中脘穴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力,促进肠胃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5、脾俞穴:有健脾利湿、调理气血的作用,艾灸脾俞穴不仅能补气养血,增强体质,还可以提升脾脏功能。

6、胃俞穴:有健脾和胃、理中降逆的作用,艾灸胃俞穴可以调节胃腑功能,主治消化系统疾病。

7、足三里穴:有健脾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艾灸足三里能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湿邪的侵袭。特别是梅雨季节,痰湿体质患者需要远离湿气重的地方,改善环境,身体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