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肢冷、手脚冰凉、头发油腻等,这是湿寒体质的表现。在中医方面,人体是平衡的有机整体,湿寒体质则是人体内阴气过盛,阳气衰弱,导致阴阳失调,从而诱发疾病。
造成湿寒体质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过度饮用可乐、果汁、抽烟、喝酒等,都会影响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形成湿寒体质。湿寒体质的人常常会有胃寒、胃部胀气、月经不调、长痘痘、口腔溃疡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风湿性关节病痛等。

湿寒体质的人是很容易生病的,当人体内平衡被打破,人体的免疫力就会大大地降低,寒邪之气会很容易侵蚀人体,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要及时干预,避免湿寒体质带来的疾病困扰。建议坚持下面五个方面进行调理。

一、生活方面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人的重要性,人是环境的产物,长时间生活在昏暗潮湿的地方,人也会受到影响,湿寒之气侵蚀人体造成湿寒体质。所以在生活上要尽量避免居住在昏暗潮湿的地方,勤开窗通风,也尽量避免淋雨或者涉水,很容易造成体内有湿气。

二、饮食方面
夏天少吃西瓜、冰淇淋、凉饮料等,冬天吃羊肉、牛肉、火锅较好,切忌开着暖气吃寒凉的食物。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温水,不要吃寒凉性食物来镇静它,极容易损伤脾胃。晚上少喝啤酒,啤酒属寒性的,喝多了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
寒性体质的人更应该多吃温热性蔬果,如桂花、香菜、香椿、山楂、樱桃、石榴、榴莲、木瓜、橘、柑等,它们具有温中,补虚,助阳、驱寒的作用。也可以吃一些祛除湿气的食物,如玉米、高粱、扁豆、洋葱、鲫鱼等。

三、运动方面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在夏季可以常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冬季则是简单运动即可,如打太极、慢跑、爬山等。多做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强身健体,还可以通过出汗的方式把体内的湿气排出体内,在运动前需要注意,做好热身,不要伤到骨头。

四、艾叶泡脚
寒湿体质建议使用艾叶泡脚,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促进寒气与湿气排出体内。泡脚时也有讲究,切忌使用冷水泡脚,泡脚时长为20分钟即可。

五、做
调理湿寒体质穴位推荐:

1、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艾灸曲池穴具有调理气血、去除风湿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淤积等症状。

2、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温经散寒、活络经血,促进体内血液流通的作用,可以改善湿寒体质,帮助脾胃消化,提高胃肠吸收功能。

3、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三里是全身的保健穴位,艾灸足三里具有燥化脾湿、补中益气、防病保健的作用,可以有效祛除体内寒湿之气,有助于改善湿寒体质。
在中医方面“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湿寒体质多由脾肾阳虚,寒湿内生所致,可以通过艾灸进行调理。艾灸具有祛风散寒、健脾和胃、促进血液运行的作用,在艾灸前先泡脚20分钟,其调理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