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耕耘必有获,汗水庆丰收。
秋分的“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在秋季的中间,昼夜等长,有“平分秋色”的意思。秋分日后,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风清露冷秋期半,人间处处丰收忙。秋分曾是“祭月节”,在2018年后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体现了对“三农”的重视,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好日子,此时部分农民会筹备活动庆祝丰收的日子。同时动物世界也开始了大规模忙活囤粮食过冬,秋分是一个忙碌且幸福的节气。

中国古代一些著作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大自然的节气现象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所以秋分是一个“收”的时期。夏天人们阳气旺盛过分外泄,到了秋分就应该把阳气“收”住,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冬天就有足够的阳气抵御严寒的侵蚀。
在中医方面,是由纯阳之物与纯阳之火的完美结合,它能把阳气补足,强身健体。在秋分做艾灸,温热可以驱除秋寒,温暖人体并促进血液循环,扶助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在此时艾灸效果更好!

艾灸穴位推荐
合谷穴:调理肠胃、宽胸理气
关元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足三里穴:温补脾胃、兼温肾阳、助肺气
檀中穴:疏通经气、滋阴润肺
涌泉穴:温通经络、祛湿散寒

秋天主要还是以防秋燥、调脾和胃、滋阴润肺为主。在中医养生方面,应该多吃一些应季的蔬果,如雪梨、芝麻、核桃、糯米等食物。身体无病无痛的健康永远离不开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多喝温水,早睡早起,不抽烟少喝酒把健康“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