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妇科调经的良药,尤其善于治疗淤血诸症,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调理妇女闭经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出血过多恶露不尽产后子宫收缩不全等妇科疾病

《本草纲目》:“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益母草又称益母蒿、坤草、茺蔚,是一种活血调经的中药材,也是女性最常使用的中药,因为益母草多用于妇科,便有“益母”之称。益母草喜水,在山野、田间的湿润处生长,适应性强,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
益母草适合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根据其品种、种植地域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不同,益母草的种植也是不同的。在正常情况下,益母草在夏秋季节可以采摘,刚采摘下来的益母草经过清洁切断并干燥后作为中药材使用。

益母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妇科调经的良药,尤其善于治疗淤血诸症,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调理妇女闭经、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出血过多、恶露不尽、产后子宫收缩不全等妇科疾病。益母草中含有益母草素,该物质可促进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可提高子宫运动的频度,在产后食用益母草,可促进子宫收缩,并且对长期子宫出血而引起衰弱患者效果特别好。
益母草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益母草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如硒、锰等,还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可有效增强免疫细胞活力、提高机体防御疾病功能体系之作用,对水瘀互阻的水肿尤为适宜。综上所述,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的功效,可应用于浮肿下水、泻血、尿血、痢疾、痔疾等疾病。

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归肝、心包、膀胱经。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等症状,有“妇女之友”的美誉。
下面是关于益母草的常用中医药膳方分享,可作为参考:
1、益母草、鸡蛋:两者同食,有活血调经、养血益气的作用,可用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产后恶露不尽等症状。
2、益母草、赤豆:赤豆有消除水肿、健脾利胃的作用,两者同食,可治疗急性肾炎、面浮肢肿的作用。
3、益母草、生地黄、藕汁、生姜、小米、蜂蜜: 有滋阴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产后虚劳、腹痛、头晕烦躁以及口渴食少等症状。
4、益母草、鸡血藤:鸡血藤能够起到行气补血的功效,两者同食,起到活血补血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状。

除此以外,益母草搭配香附、蒲黄等中药材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调理多种妇科疾病。益母草是活血调经的良药,适合月经不调、产后恶露者、跌打损伤等人群都适用。提醒,益母草活血,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