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痛是严寒冬季的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造成咽喉痛的病因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刺激咽喉及口腔黏膜的物质都可能引起咽喉痛,如病毒、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灰尘、抽烟等。咽喉痛也是其他常见的疾病并发症,如全身病毒感染、腮腺炎、咽炎或扁桃体炎、感冒、咽喉炎等。
中医认为,咽喉痛是与呼吸、饮食和足少阴肾经息息相关,分别对应着肺、脾胃、肾。咽喉痛的病因主要分为阴虚火炎型、痰阻血瘀型、阴虚津枯型三种,病因不同其相对的症状也会不一样,建议先经过专业的医生辨证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认为,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能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使肺、脾胃、肾得到滋养,把体内的邪气毒素排出去,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咽喉痛的症状。
1、阴虚火炎型
阴虚火旺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虚火上炎导致咽喉痛。
症状表现:咽喉不舒服,疼痛隐隐,有异物感,痰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
中药推荐: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虎潜丸。
艾灸穴位推荐:涌泉穴、太冲穴、二马穴。
2、痰阻血瘀型
指脾功能异常而无法运化水湿,使湿气聚积导致生痰及瘀血的病症,多由于饮食失调、水土不服等因素导致。
症状表现:咽喉干燥、疼痛、舌质微红、苔黄、黏膜暗红、经常咳嗽、呕吐、多汗。
中药推荐:二陈丸、香砂六君子丸、归脾丸。
艾灸穴位推荐:关元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合谷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
3、阴虚津枯型
属于肾精不足,肾阴虚。津液不承,阳虚津少者,治宜养阴生津。
症状表现:咽干、灼热、干燥、食后疼痛减轻、异物感明显、夜间多梦、耳鸣、头昏等。
中药推荐:沙参、麦冬、生地、桑叶。
艾灸穴位推荐:关元穴、三阴交、太溪、足三里、涌泉穴。
应当根据不同病因,予以相对的治疗办法。咽喉痛应当多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如小米粥,米油对咽喉部有润滑的作用,可以很好地起到缓解咽喉痛的症状。也可以多喝苹果汁、橙汁等,果汁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促进咽喉部黏膜的修复。
同时,建议喝蜂蜜水,蜂蜜水不仅能润滑咽喉部,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还能起到清热去火,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不建议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咽喉部黏膜,导致症状加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