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阳虚体质当以益气温阳散寒为主,应当通过了解人体脏腑辨证,了解心虚脾虚肾虚的症状,精准调理脏腑功能失调,补充体内阳气,调护改善阳虚体质,防止病症的发生
阳虚体质是中医九大体质之一,是人体肺腑功能失调,体内出现阳气不足、阳虚生里寒的表现,其主要的症状有面色苍白无血色、畏寒怕冷、全身无力与身体浮肿等症状。阳虚体质与气虚体质比较相近,但是阳虚体质主要在心阳虚症、脾阳虚症和肾阳虚症三种。
中医认为,造成阳虚体质的因素主要分为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是指人的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的原因。而后天因素不足指的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受到寒邪的侵袭三种,如长时间食用雪糕等寒冷的食物、长时间熬夜、久病、劳累过度、没有适时添衣等。阳虚体质的患者往往耐热不耐寒、极易受到风、寒、湿邪的感染。

调理阳虚体质当以益气、温阳散寒为主,应当通过了解人体脏腑辨证,了解心虚、脾虚、肾虚的症状,精准调理脏腑功能失调,补充体内阳气,调护改善阳虚体质,防止病症的发生。具有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激发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保障脏腑功能的正常运作的作用。

1、心阳虚症
主要症状: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畏寒怕冷、失眠多梦、心神不宁、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
治疗准则:温补心阳。
中药调理推荐:党参、肉桂、黄芪、甘草、生姜等。
艾灸穴位推荐:关元穴、神阙穴、心俞穴、神堂穴、膏肓穴。

2、脾阳虚症
主要症状:食少、大便溏薄、肠鸣、腹中冷痛、因外感寒、湿之邪或进寒凉菜饮食加剧、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或有齿痕。
治疗准则:温中健脾。
中药调理推荐:党参、肉桂、附子、干姜、白术、肉豆蔻等。
艾灸穴位推荐:脾俞穴、胃俞穴、大椎穴、巨星穴、天枢穴、大恒穴、气海穴、关元穴。

3、肾阳虚症
主要症状:腰背酸痛、形寒肢冷、下利清谷、五更泻泄、多尿、遗精、阳痿、舌淡苔白、脉沉迟细弱无力。
治疗准则:温补肾阳。
中药调理推荐:附子、肉桂、菟丝子、当归、枸杞、熟地等。
艾灸穴位推荐:肾俞穴、阴陵泉穴、大肠俞穴、八髎穴、三阴交穴、神阙穴、气海穴。
艾灸时间推荐在15—20分钟内,根据身体情况与症状的轻重程度综合评估决定艾灸的频率。艾灸是中医三大瑰宝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副作用的特点,在家自己也能艾灸调理,让人更容易接受。

俗话说“动则生阳”,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如瑜伽、太极拳、五禽戏等,有助于强壮身体,补充阳气,调理阳虚、此外还要注意时刻避免受风寒湿邪的感染,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酒,舒情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