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温度高,雷雨增多,昼长夜短,万物阳气进入旺季,人体内血液循环加剧,心脏负担也随之增加。中医讲究顺时而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则夏季需要养护心脏,保护心气。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夏季阳气达到顶峰,人体阳气也随之旺盛,阳盛阴衰,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则出现焦躁不安、失眠、倦怠懒散、情绪不稳定等现象,进一步可影响心脏健康。夏季之道,其在于养心,心安则血畅,血畅则神经气爽。
夏养心势在必行,那么我们在夏季应该如何养心呢?

一、在夏季适度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和调整情绪
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减轻疲劳和增加活力。在夏季,应该选择凉爽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运动,如清晨或傍晚的户外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此外,也可以选择室内的运动,如瑜伽、健身操、跳舞等。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减轻压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维持身体的健康

二、合理的饮食是夏养心的关键
夏天的气温高,人们的食欲也容易受到影响,往往喜欢吃一些生冷、寒凉、油腻的食物。但这类食物不仅难以消化,还会损伤脾胃,加重体内湿气。
在夏季,应该多喝水,尽量避免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以免加重身体的负担。饮食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水果、蔬菜、清汤和清淡的鱼肉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能够帮助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和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三、良好的睡眠对于夏季养心非常重要
高温和湿度容易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导致睡眠不足和情绪不稳定。为了保持良好的睡眠,应该保持卧室的通风和清凉,使用透气性好的床品,避免午睡过长和午夜过后的饮食。
此外,可以采取放松身心的方式,如冥想、听放松音乐、阅读等,帮助自己放松并提高睡眠质量。

四、保持放松心情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夏养心的关键
夏季的炎热和湿度容易让人感到疲倦、沮丧和烦躁,因此需要尽量保持放松和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参与有趣的户外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和分享,以及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和放松心情。
此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能够帮助人们抵御外界的负面情绪和影响,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从而增强身心健康。

五、做正确的更有益于夏养心
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的瑰宝之一。艾灸主要是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激发经络,达到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用中医古法艾灸在夏季养心,效果显著,无副作用,更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养生的需求。
夏养心艾灸穴位分享:

1、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大椎穴有助于疏通阳气,促进气血循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2、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中脘穴可以调节胃气和脾气,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功能。

3、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艾灸神门穴有助于疏通脑脊液的循环,舒缓颈椎、腰椎疲劳,缓解头晕、失眠等症状。

4、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调和胃气和脾气,增强消化功能,提高食欲,促进体液代谢。

5、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直上3寸,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艾灸三阴交穴可以调理冲任脉和阴经,增强肾脏功能,调节内分泌,缓解疲劳和月经不调等问题。
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艾灸前先用煮水泡脚,不仅起到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还可以增强艾灸渗透力,艾灸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