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胀气又叫胃肠胀气,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指的是胃膨胀或胃部感到充气或紧绷的不适感觉。造成胃胀气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消化不良、食物过敏、过度进食、气体积聚、肠道问题等,当胃和肠道功能紊乱时,就会出现胃胀、腹胀的症状,这就是胃胀气。
胃胀气的主要症状包括胃脘撑胀、食欲不振、在饭前、饭后都会有频繁打嗝、有气体喷出的现象等,甚至还会出现呕吐、恶心、胃脘疼痛、不能进食的严重反应。中医理论认为胃胀气主要由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所致。因此,中医古法中的被普遍用来调理胃胀气问题。

艾灸调理胃胀气是中医古法中的一种传统疗法,其效果显著,被广泛认可。艾灸通过热量的刺激穴位,激发经络,性温,具有温阳化湿、理气调中的功效,能够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和胃胀气等问题。
艾灸调理胃胀气的穴位分享

1、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具有调和脾胃、温中补气的作用。对于脾胃不和导致的胃胀气、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病症。

2、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具有健脾和胃、升清降浊的作用,可以调理胃气上升和下降的功能,改善胃胀气的不适感。

3、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能培补元气,调理气机,对于真元之气不足,下焦气机失调所致的气虚、脏腑虚弱、妇科病证均可调理之。

4、天枢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具有理气止痛、调理脾胃、增强体质的做作用,可以促进胃气运行,缓解胃胀气、消化不良等问题。

5、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具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在改善胃胀气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延年益寿、增强体质等效果。
注意:以上穴位艾灸15-20分钟即可,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以及症状轻重程度调节穴位与艾灸时间。

当身体出现胃胀气的不适症状时,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缓解症状。用手指顺时针方向轻轻按压中脘穴,每次按压1-2分钟,可以舒缓脾胃的运行,减轻胃胀气的症状。按摩这些穴位时应用适度的力度,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按摩时间。
胃胀气患者多是胃和肠道功能紊乱所致,调理胃胀气病症,还需要通过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早睡早起,勤加锻炼,吃五谷杂粮这样才是身体健康的前提,只能起到一种辅助性作用。坚持以上方式不仅可以调理好胃胀气病症,还可以有效预防胃胀气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