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扁桃体是人体很重要的免疫器官,其主要对抗细菌和病毒,防止淋巴细胞的感染与扩散。若是扁桃体处于长时间被感染的状态或过度反应时,便会出现肿大的症状。
在中医方面认为,扁桃体肿大又称为“乳蛾”,是由于肺、胃、肝等脏器功能失调,导致风热邪毒上犯咽喉所引起的。扁桃体肿大是很常见的咽喉部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喉咙疼痛、吞咽困难、咳嗽等,对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有严重的影响。

据相关数据显示,扁桃体肿大患者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居多,此类人群由于身体处于生长期,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此外,现在的长期处于高压、过度劳累和身体着凉等的年轻人也容易患上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肿大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通过唾沫等方式受感染。

扁桃体肿大好发于冬春交替与秋冬交替之际,此时是细菌与病毒最活跃的时期。在中医方面认为,调理扁桃体肿大可用古法的方式,不仅杀菌消毒的效果好,对于预防复发也有很大的好处。
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从而增强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当血流增加时,身体可以更好地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需要它们的地方,从而加速身体的康复过程。
艾灸调理扁桃体肿大的穴位分享

1、天突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具有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的作用,可以调理咳嗽、咽喉肿痛、咽喉炎等症状。

2、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具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清热化湿的作用,可以调理扁桃体肿大所引起的不适症状。

3、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具有泻肺热、降肺气、宣窍络的作用,可以消肿止痛,调理扁桃体肿大的症状。

4、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疏风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助阳,预防扁桃体肿大的效果。

5、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调补肺气、宣肺止咳、补虚清热的作用,可以刺激肺脏的功能,增加免疫力,有助于缓解扁桃体肿大的症状。

6、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具有调肝理气、滋阴清热、安神定志的作用,可促进气血畅通,增强身体抵抗力,缓解扁桃体肿大的症状。
认为,具有安全、简单、实用的特点,可以通过改善身体内部环境,促进扁桃体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扁桃体肿大的方法。具体来说,艾灸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提高人体抵抗力,同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清除体内毒素,改善身体内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