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生冷的食物喝冷饮吃寒气重的食物以解暑,胃肠功能相对减弱,身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加强消化,进食生冷食物会使胃肠道收缩血管,刺激到胃黏膜,从而影响消化与吸收,导致脾胃虚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每逢夏季就会出现没什么食欲,不太想吃东西的感觉,或是对美食的欲望大不如前,食量变小,且不会有饥饿感。夏季食欲不振是什么原因,用中医如何轻松调理?
在中医方面,夏季食欲不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生理因素
夏季气温升高,能量消耗大,导致人体水分流失过多,人体内的消化酶分泌逐渐减少,从而影响到了食欲。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认为需要在饮食上做调整,多吃清淡食物、水果蔬菜等,还可用冬瓜、薏米、芡实、绿豆等清热解暑的食物搭配煮食,或是多吃当季水果蔬菜,多喝水以缓解症状,及时补充水分,让人体有足够的能量。但是也不能喝太多水,最好是一天保持1500ml-2000ml的水,如果是运动量大,出汗多的人群,需要适量增加饮水量,适量的饮水身体更健康,每天过量的喝水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导致食欲变差。
![IST_23682_00489-[转换]](https://wds-service-1258344699.file.myqcloud.com/20/11308/jpg/1685601928078c08815824e422501.jpg?version=1685601932)
二、脾胃因素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生冷的食物、喝冷饮、吃寒气重的食物以解暑,胃肠功能相对减弱,身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加强消化,进食生冷食物会使胃肠道收缩血管,刺激到胃黏膜,从而影响消化与吸收,导致脾胃虚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在中医上,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好运水谷精微的环境是温暖的。应当减少食用生冷、寒气重的食物。注意适度进食温热的食物,如不要过饱、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平衡和适度,才能够保持脾胃健康。

此外还可以通过的方式调和脾胃、增强食欲、改善脾胃虚寒以及消化不良的症状,艾灸主要是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从而达到调理脏腑的作用。下面是艾灸调理夏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脾胃虚寒的穴位推荐,一般来说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即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中脘穴具有温中散寒、止痛、补益脾胃的作用,可以调和脾胃之气,促进肠胃道的消化和吸收。

2、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艾灸神阙穴具有健脾和胃、生清降浊、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3、天枢穴: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艾灸天枢穴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作用,改善脾胃虚寒导致的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等症状。

4、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艾灸太冲穴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以清热解毒,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食欲不振的症状。

5、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艾灸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肠道蠕动,促进消化与吸收。
提醒,在夏季天气炎热食用生冷食物可以解暑,但是切记不要过量贪食,在中医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解暑,而且对身体更有益。一到夏季就食欲不振,多是在饮食上出现问题,导致的脾胃功能异常,如果发现有症状,要及时采取相对措施改善,不要置之不理,落下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