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参又名红根、大红袍、血参根,是春季中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适应性强,主要生长在山坡、林下草丛或溪谷旁。丹参常在4-8月期间开花,花后见果,在春、秋二季开始采挖,再用清水去除泥土后干燥即可。
丹参是中国传统草药中的佼佼者,因为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各个领域,如心血管疾病、肝炎、脑卒中和癌症等领域。丹参是非常珍贵的中药材,有“安神益智良药”之称,更是被世人誉为“天然的支架”。

丹参的药用价值
1、活血化瘀:丹参内富含丹参酮、丹酚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常常用作调理各种因气血不畅造成的病症,如痛经、月经不调、宫外孕等等。同时,丹参还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使得机体内的老废物质更快地被代谢和排出。
2、降脂减肥:丹参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丹酸、丹参素等成分,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预防和改善冠心病、中风等疾病。除此之外,丹参还可以加速脂肪的代谢和燃烧,有助于减肥瘦身。

3、抗菌消炎:丹参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常常用来处理各种因细菌感染造成的症状。例如,牙痛、口腔溃疡、皮肤炎症等等。丹参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帮助恢复受损的细胞组织。
4、保肝护肝:丹参中含有一种叫做丹参内酯的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肝细胞不受自由基的损害,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肝炎等疾病。丹参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胆汁的分泌,使得肝脏更加健康。此外,丹参还有抗炎、抗癌、降血压和养血安神的作用,能够改善心烦不眠和血瘀症等病症。

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以植物的根、根茎入药。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作用,主要作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症状。下面是关于丹参的相关配伍推荐,供大家参考。
1、丹参、益母草:益母草有调经利水、保护心脏、利水消肿的作用,两者同食,起到补气养血、祛瘀止痛的效果,可以调理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血等病症。
2、丹参、山楂:山楂有软化血管、降血脂、活血化瘀的作用,两者同食,起到保护血管、改善心烦失眠的症状,适合高血脂高血压患者食用。
3、丹参、三七:三七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解毒消肿的作用,两者同食,起到益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有助于调理月经,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4、丹参、桂枝:桂枝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作用,两者同食,起到温阳活血、通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心阳不振、心悸等症状。
丹参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迄今已有2 500余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沿用至今。提醒,丹参可活血,适宜心烦不眠者、疮疡肿痛者、月经不调者食用,而妇女月经过多者和孕妇不宜食用。丹参不可与藜芦、氢氧化铝和醋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