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特有的正常生理现象,正常的月经具有周期性和自限性,规律的月经是出现成熟生殖功能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出现各种原因导致月经失调(即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是出血量出现异常,还会伴随着腹痛及全身症状。

月经不调的发病率高达50%,在妇科疾病中排名第二,有2/3的女性都有这种现象。月经不调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却也往往不被重视。首先月经不调会引起面部起色斑、暗疮等影响容貌,还会引发头晕头痛、心悸少寐等症状;其次,月经不调经血大量流失导致气血亏虚,出现严重的头痛症状,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与月经有关的头痛,约占女性头痛的20%;最后,月经不调还会导致不孕不育,据我国数据统计,因月经不调直接导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占比6%—10%。
月经不调对人体伤害大,对生活也有很严重的影响,需要得到重视并及时治疗。月经不调发病率高,其主要是造成月经不调的因素非常多,如在生活中常有不良的习惯、不注意卫生清洁、情绪异常、不良饮食习惯、盲目节食以及酗烟酒等,都会导致月经不调。还有一些病理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月经不调并非小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极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妇科疾病。

《黄帝内经》中记载:“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必须灸之。”在中医方面,调理月经不调的最好办法是,艾灸具有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理经气的作用,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即可达到调理月经不调、改善妇科疾病的效果。下面是推荐的关于调理月经不调的穴位,供大家参考。

1、关元穴:在脐中下3寸腹中线上。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可以调理宫血,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等症状。

2、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有培补元气、益气养血的作用,可以调理元气虚惫、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等症状。

3、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处。有调经止带、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痛经、不孕等症状。

4、隐白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有健脾宁神、调经统血的作用,可以调理经血过多、崩漏、腹胀、多梦等症状。

5、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有益气养血、强身保健的作用,可以治疗月经过多、气血不和等症状。

6、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直上3寸,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有滋阴健脾、补气益肾的作用,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等症状。
【注意】以上穴位均有助于调理月经不调,具体配穴需要按照自身情况而定,没有中医基础的艾灸新手不建议自行艾灸。
治疗月经不调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少吃甚至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导致体内寒气过重;不熬夜,早睡早起晒太阳,有助于阳气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