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足三里穴足三里是全身保健的重要穴位,艾灸足三里穴具有健脾理气强身健体的作用,有改善脾胃功能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胃部方面的疾病,还可以提高胃的功能,促进胃对食物的消化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其中也包括胃轻瘫、食道反流病等。其主要的病因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饮食刺激性、冰冷、油腻等食物,频繁的空腹或暴饮暴食都会导致消化不良的症状。最主要的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导致消化不良的症状。
消化不良严重地影响了人的生理健康和正常的日常生活,首先消化不良会导致肠内的平衡被打乱,从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还会出现呕吐、便秘、腹痛的症状,如果是儿童出现这类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还有因为长期消化不良,造成胃癌的症状,导致不可挽回的余地。

消化不良的类型多样,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在中医方面,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肝脾等脏器息息相关,属于胃痛、脘痞、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器质性消化不良其实是由某器官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都会诱发消化不良。无论是哪一种,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补充消化酶、改善胃动力来治疗消化不良的症状。

《黄帝内经》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发现在调理消化不良的中医方法里,的温补益气能发挥到最大的治疗效果。艾灸具有健脾和胃、调理肝肾、提高肠道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的作用,利用温热刺激中脘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上巨虚穴即可达到治疗消化不良,改善体质的效果。建议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每天灸或隔日灸。
1、中脘穴:艾灸中脘穴具有温中散寒、止痛、补益脾胃、疏导气机的功效,因此能够促进胃功能恢复改善消化不良。
2、足三里穴:足三里是全身保健的重要穴位,艾灸足三里穴具有健脾理气、强身健体的作用,有改善脾胃功能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胃部方面的疾病,还可以提高胃的功能,促进胃对食物的消化。
3、三阴交穴:艾灸三阴交穴具有健脾和胃、调理肝肾的作用,可以改善由脾胃虚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肠鸣等症状。
4、上巨虚穴:艾灸上巨虚穴具有健脾祛湿、理气止痛、通腑泄热的作用,上巨虚穴有效治疗大肠疾病,调理肠胃,可以提高肠道功能,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吸收。

除艾灸外,一定要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大多的消化不良都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所导致的,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频繁空腹。可以食用一些山楂、六神曲、麦芽等有利于调理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