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寒多为风寒型,起初会有头痛、体痛、颈僵硬、怕冷、无汗、打喷嚏、鼻塞流清鼻等症状,有时伴有发热。 中医认为是治疗感冒的好方法。
艾灸前准备 ,点燃艾条,悬挂在腧穴上吸烟,艾火距离应适当,既温暖又舒适的感觉,但不要伤害皮肤。具体要点如下。

大椎穴: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和朱阳经的交汇处,是阳气的主体,具有升阳强身的作用,是加强保健的重点之一。可用于治疗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四肢冰冷、肩痛、阳虚虚弱等症。

合谷穴:即我们就是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进行有效。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凤池穴:从耳后骨突的下缘,可以感觉到凹陷,这就是凤池穴,左右各见。 风池穴是人体胆结石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用于治疗头痛、头重、足重、眼疲劳、颈痛、颈僵硬、失眠等。艾灸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 洞上覆盖着毛发,所以艾棒需要离得更远。

风府穴: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艾灸进行治疗对于风寒导致感冒应越早效果越好。风寒以及感冒初起,若能得到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不能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没有消散,则疾病即愈。病程中灸之,能迅速发展解除恶寒、鼻塞、流清涕、头痛等症状。但如果我们感冒行为日久,出现喉咙干痛、鼻流黄脓涕、怕热、口渴等症状时就不需要适宜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