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白露到,天气渐渐转凉,白天依然炎热,夜晚气温则急剧下降,昼夜温差大。万物随着寒气的增长,逐渐成熟、萧落,全国各地到了大忙的时节,农民伯伯大丰收的好日子!
白露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农民伯伯在此时除了丰收外,还会挑选好种子,待到来年开春继续耕种。人在夏天的时候活力十足,耗费掉大量的阳气,加上秋天干燥,此时便需要来滋阴补阳,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减少生病。
据专家研究发现,白露节气时常艾灸这四个穴位,能滋阴补阳,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才能好好的抵抗冬天的寒气入侵。建议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
1、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的保健的穴位。具有固本培元、滋阴补阳、健脾和胃、长寿的功效。
2、大椎穴:大椎是诸阳之会,艾灸大椎穴具有通阳解表、温补阳气、温经散寒、清脑宁神的功效。
3、命门穴: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收藏的作用,艾灸命门穴能很好地把阳气和能量收藏起来,再传输到肾俞穴,具有强腰补肾的效果。
4、关元穴:是肾经、脾经、肝经的交汇点,艾灸关元穴能把腹内的寒气消散掉,促进小肠的吸收功能,能起到补气又补血的作用,脐通百脉,可调和阴阳、固本培元。
“白露节气勿露身”意思是白露节气白天虽然很炎热,但是夜晚还是比较寒凉的,一定要注意添衣,不要裸露过多,容易寒邪入体。秋天燥气横行,要多食用生津润燥的食物,做好防秋燥的工作,预防因外邪入侵身体机能受损。
虽然从古流传至今的“春捂秋冻”这一养生技巧,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体质弱、心脏肺腑功能有亏损的人,不建议“秋冻”。白露节气做好艾灸,做到未病先防,为自己与家人的健康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