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退役军人军属积极参与社区中医健康驿站建设,为社区居民健康养生提供服务,社区中医健康驿站桥南中心站将面向参加社区中医健康驿站建设的退役军人军属提供三优先三免费服务三优先指培训优先就业优先创业优先,三免费指免费培训免费提供中医保健服务免费提供中医体检,与番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落实好拥军拥属相关政策,为有就业创业愿望的退役军人军属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8月21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医养结合(北京)中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健康科普进社区”全国首场公益活动在番禺区桥南街御院社区中医健康驿站举行了启动仪式。《中国中医药报》副社长罗会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社区健康驿站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兼医养结合(北京)中医研究院院长李春雷出席了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旨在通过不同形式的健康科普教育,促进群众科学认识中医药,营造:“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良好社会氛围,普及国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罗会斌副社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的重大意义并表示“为积极探索中医健康科普进社区的模式,报社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共同发起了“社区中医健康驿站孵化公益项目”,合作共建“社区健康科普讲堂”,为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氛围,发挥积极作用。今后,我们也将持续把社区中医健康科普活动办得更扎实、更接地气、更常态化。”。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社区健康驿站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李春雷讲到:“社区中医健康驿站”是积极配合国家有关医疗制度改革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核心,向社区居民(主要包括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提供专业化中医药健康服务及相关服务的机构。也是一种创新型的“分级诊疗”模式和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平台。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疾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等相关服务;为居民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中医健康养老服务。本次启动仪式结束后,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和《中国中医药报》共同牵头,联合有关公益组织和对口行业社团组织,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将会随着各省市社区中医健康驿站的推进速度,逐步走向全国各省市的各社区,依托各级社区中医健康驿站,开展更加接地气的、社区居民互动参与的社区健康科普活动。
广东康程健康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美媛女士介绍了社区中医健康驿站的建设和运营情况:我公司自今年1月份了解到这个项目以后,就决定申报保首批准化试点单位,目前已在大龙街、桥南街、市桥街建成3家社区中医健康驿站,其中1家为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院,2家面积为3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中医健康驿站。为鼓励退役军人、军属积极参与社区中医健康驿站建设,为社区居民健康提供服务,社区中医健康驿站桥南中心站将面向参加社区中医健康驿站建设的退役军人、军属提供“三优先、三免费”服务(三优先指培训优先、就业优先、创业优先,三免费指免费培训、免费提供中医保健服务、免费提供中医体检),与番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落实好拥军拥属相关政策,为有就业创业愿望的退役军人、军属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平台。目前已有多名退役军人、军属报名参加了社区中医健康驿站创业就业技术培训。我公司利用社区中医健康驿站这个项目作为我司升级转型机遇和平台,助推了公司的战略发展,我们今后的发展信心更足了,发展路径也更加清晰了。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孙升云向社区居民讲解中医健康科普知识,为社区居民健康答疑解惑,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中医文化科普教育,了解实用的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这个驿站目前还属于试营业阶段,这段时间我们就来体验三次了,今后在这里每周都可以免费学习家庭养生保健知识,可以为我们全面查体、疾病筛查和营养状况检测,还可以免费享受营养早餐,真方便了我们这些年龄大身体又有慢性病的居民们,这个驿站办的真好!”桥南街的居民张先生一直赞不绝口。“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工作的发展了,这让我们退伍军人又一次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所以,我决定投身这个事业。”一位报名参加社区中医健康驿站建设和创业就业技术培训的退役军人对记者说。
本次活动由中科弘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康程健康管理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炜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和全程策划执行。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