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用防病,在《庄子》中就有 “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而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断瘟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这一观点也被后世历代医家继承。在《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等医学著作中也都记有利用艾灸烟熏病人床四周,防治时气瘴疫的方法。最早提出将艾灸的方法用于预防传染性疾患的,是晋唐医家。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或地区,及时予以恰当的灸治,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唐代利用灸法防治疫情的现象比较普遍。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重视灸法防病,大疫当前艾灸实为良法。并且,有现代研究表明,艾烟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支原体等的作用。利用艾叶进行烟熏消毒,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要求。
在全国各地出台的疫情防治方案中,有多个地方政府均在文件里注明了将艾灸作为重要防疫手段之一。如,湖北、河南、山东、海南、甘肃等地均下发文件,要求各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使用艾灸预防或艾烟杀菌除湿,以保护就诊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在本次预防中,本文凝练了以下4种方法,具体如下:
1. 艾烟熏法:采用艾叶、、艾绒等放置铁通瓷
盆等进行烟熏,烟熏过程,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烟熏小区、街道等公共场所时,务必做好自身防护;酒精消毒后不能立即进行艾叶烟熏;烟熏半小时后才可开门窗通风;家中艾熏可每天进行一次。

2. 艾叶洗浴法:用净艾叶加水煮沸5分钟,放温后泡脚洗澡,每天一次。

3. 艾灸防瘟法:选用艾条、艾柱货艾灸盒灸疗,按顺序轮就温灸大椎、肺腧、关元、膻中、足三里,每穴位灸15-20分钟,前3天每天灸一次,3天后隔天灸一次。

4.艾叶洗手法:每天外出、饭前、用煮沸过的艾叶水勤洗手。
艾灸作为中医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必将在此次防疫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