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全国各地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海外市场需求日趋流行中医药行业海外日趋流行近年来,疗效和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使得中医药在海外日趋流行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只是经济的强大,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精神的强大,是软实力的输出。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点点消失殆尽,看不到我们民族厚重的历史,看不到我们的传统美德的传承。欧洲、日本、韩国、美国各种文化的输出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甚至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从衣食住行到文化信仰,医药更不用说,韩国、日本的中医发展尽然比我们领先很多,欧美的针灸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而国内有些人竟然认为中医为骗人的迷信。

物质的富足确实让我们可以衣食无忧,但无法让我们得到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尊重,无法给中华民族一个靓丽的标签。历史是沧桑的,所有的一切终将消逝,而民族的文化确实一个民族传承的动力。如果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信仰的缺失与道德的沦丧,如果以此为代价必然最终的结果是人们内心的痛苦,那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应有的必要。
中医的发展必然需要有志之士,甘愿能牺牲自己利益,打破世俗眼光,守得住清贫,爱国有抱负的高尚之人来实现,在中医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能缺的不是人才,而是我们的民族信仰和爱国心。
自《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全国各地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海外市场需求日趋流行中医药行业海外日趋流行 近年来,疗效和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使得中医药在海外日趋流行。
中医服务的领域缩小,中医特色的淡化趋势,国务院研究室与科技部共同完成的《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报告:目前全国2800多所等级中医院,但没有一家真正传统意义的中医院,基本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2001年全国中医药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百分四十,西药占百分六十。2004年在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使用的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的百分之三是七点四,中成药费用百分之六点五七,中草药占百分之一点五。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逐年下降,2006年中医治疗案仅占全部病案的百分之十八,比2005年的百分二十八下降了百分之十。国家中医管理局《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数据显示,病人选择意愿看中医的比例比2000年时下降了10个百分点,慢性病就诊中医的比例从原来的百分之六十七下降到百分之三十八点三四。有资料表明,1949年西医人员仅仅有8.7万,而到2001年,已经达到175万人,增加了20倍;中医人员1949年全国拥有27.6万,到2001年为33.4万人,仅增加百分之二十一。我国的中药材出口在80~90年代前期-直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从1996开始,出口不进不增长,还出现连年下降,1999年的中药出口是1995年的69%。据前国家经贸委统计,中医行业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两年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中药的出口创汇已经连续十年徘徊在5亿元上下,我国的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仅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