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印发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中提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共同组织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并制定实施以下方案工作目标

根据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印发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中提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共同组织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并制定实施以下方案:
工作目标:
到2025年,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三级中医医院和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分别达到85%、70%,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鼓励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中医药康复服务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范围得到拓展,中医药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人员数量明显增长,中医药康复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出并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基本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康复服务需求
主要内容
一、加强中医药康复服务提供机构建设和管理
1.加强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康复)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以及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强的中医医院和康复医院,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提供高水平中医康复服务,开展高水平中医康复人才培养和临床科研。鼓励各省(区、市)通过改建、扩建等形式,依托中医和康复基础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医院建设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达到三级康复医院水平,到2025年,力争每省(区、市)1所。
2.加强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建设,强化中医药康复服务。加强三级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按照《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进行建设。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传统康复治疗室、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传统康复治疗设备等应达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康复医院应按照《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要求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提供中医药服务,有条件的康复医院应设置中医科。康复医疗中心应按照《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要求提供中医康复治疗服务。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服务供给,夯实中医药康复服务基础。在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技术,发展适用于基层、社区的小型化、专业化的中医康复设备和康复适宜技术,扩大康复教育、辅具指导、居家康复训练指导的覆盖面。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中医综合治疗区(中医馆)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
二、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
1.扩大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康复服务范围,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推动中医康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在养老、护理机构中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
2.加强中医康复服务的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规范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探索建立中医药康复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将中医药康复服务纳入质量控制范围。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完善中医药康复服务信息,探索开展中医康复结局评价与管理。
三、加强中医药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强中医康复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与培训,推动社区医疗卫生人员的中医药康复能力培训,提升日常康复训练、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人员准入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