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始,“三九天灸”助阳生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3-26
分类:养生知识
冬至日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表示阴旺盛到了极点而开始衰退了阳气虚亏到了极点而开始生发了所以冬至日是阴极而阳生的关键时刻
冬至
”冬至日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表示阴旺盛到了极点而开始衰退了
阳气虚亏到了极点而开始生发了
所以冬至日是阴极而阳生的关键时刻“
冬至又称冬节、大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为四大节。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有“日短”、“日短至”之称。冬至这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1。
和“夏至”中的“至”一样,“冬至”的“至”本身也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到达、到来”;另一层则是“极点、最大值”1。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冬至时,北半球的“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开始萌动,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是一年之中最短的一天,而太阳照射一切物体所投下的影子也各自呈现出一年之中最长的情形1,所以这个节气被称作“冬至”。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意思是说,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
冬至在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古代有一个灸法叫节气灸,节气灸就是在不同的节气针对经脉使用灸法,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就是冬至。因为从这天开始,阴消阳长,阳气生发。易经八卦里的“地雷复卦”指的就是冬至一阳生,数九寒天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此时阴极一阳生,即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在冬至阴阳交接的时辰,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三九艾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文字记载在南北朝(公元420~589年间),早在北宋年间,民间就广泛应用,涉及内、外、妇、儿各领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初张璐《张氏医通》均较为系统介绍用艾灸疗法调理疟疾、哮喘等病。总的来说,三九灸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绝大多数人都是适合做三九灸的,尤其是有以下症状的人:三九严寒,呼吸系统极易受到病毒侵袭,“三九灸”可以益气宣肺、祛风散寒,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过敏性鼻炎、慢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疗效特别好。取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膏肓穴、定喘穴、中府穴。消化系统疾病大多由于阳气虚弱、气血不足所致,如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肠胃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三九灸”对此有很好的疗效。取穴:中脘穴、天枢穴、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很多中老年人做“三九灸”就是为了调理骨关节疾病,“三九灸”对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能起到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如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等引起的各种虚寒性颈、肩、腰、腿痛等。做完“三九灸”,不仅疼痛等不适症状减轻,行动也会轻快自如。